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①穩(wěn)定塘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不同種群的關系
¤菌藻共生關系
C11H28O7H+14O2+H g11CO2+13H2O+NH4+
1.56gO2/go(每分解1g有機物需氧1.56g)
藻類的分子式:C106H263O110N16P (植物性浮游生物)
其光合反應:
106CO2+16NO3-+HPO42-+122H2O+18H+gC106H263O110N16P+118O2
1.244gO2/g藻(每合成1g藻類,放出1.244g氧氣)
A、有機物降解生成藻類,藻類也為有機體
B、藻類吸收水中的CO2,藻類的數(shù)量(有機體的數(shù)量>進水)
C、溶解性的有機物生成較穩(wěn)定的形態(tài)的有機體(藻類細胞)
¤穩(wěn)定塘內的食物鏈網(wǎng)
②穩(wěn)定塘內各種物質的轉化
¤碳的轉化與循環(huán)
¤碳的轉化途徑:
a、細菌的新陳代謝作用,使溶解性有機碳轉化為CO2合成細菌增殖;
b、藻類光合作用吸收CO2,呼吸時又放出CO2;
c、死亡的細菌,藻類沉入池底,分解為有機碳與無機碳;
d、塘底的厭氧發(fā)酵反應,對不溶解的有機碳分解。
※綜合作用的結果:溶解性有機物的降解,和細菌、藻類的增殖
※塘水的PH值有變化
CO2 + H2O¦¥ H2CO3 ¦¥ HCO3-+ H+ 白天左移,夜間右移,pH值升高
CO32-+H2O¦¥HCO3-+OH- 白天右移,夜間左移,pH值降低
¤氮的轉化與轉移
¤氮的轉化與轉移
a、氨化作用:使有機氮生成氨氮進而硝化
b、硝化作用:使NH4+-N轉化為NO3--N
2NH3 + 4O2 = 2HNO3 + 2H2O + 能
c、反硝化作用:NO3--N轉化為N2
2HNO3 + CH3COOH = 2H2O + 2HCO3-+ N2
d、揮發(fā)作用:HRT長,溫度較高的環(huán)境下,NH3揮發(fā)至大氣,N2占大氣的21%;
e、吸收作用:微生物及各種水生植物,吸收銨態(tài)氮或硝酸氮合成其本身的有機體;
f、分解作用:衰死的細菌和藻類解體后,形成溶解性的有機氮和沉渣物,沉淀層中的有機N在厭氧菌的作用下也可得到分解。
Ÿ磷的轉化與循環(huán)
進水中,含有有機磷及溶解性的無機磷酸鹽
¤磷的轉化與循環(huán)
進水中,有機磷也有溶解性的無機磷酸鹽
a、細菌、藻類吸收無機磷轉化為有機磷(滿足生命活動—有機磷)
b、溶解性P與不溶解性P的互相轉化
白天,pH上升,磷酸鹽易于沉淀
夜間,pH下降,磷酸鹽易于溶解
c、有機磷在細菌作用下的凈化分解:穩(wěn)定塘能去除率50-70%
Ÿ有害物質的轉化
a、生物降解作用:微生物對苯、酚、腈、有機染料、農(nóng)藥、多氯聯(lián)苯
b、吸附與吸收作用:水生植物的根系適于微生物的生長并吸收重金屬
c、螯合與沉淀作用